1、采取绿色出行方式,如步行、骑自行车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私家车的使用,从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实施垃圾分类政策,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分开收集和处理,以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拒绝购买和销售动物制品,如皮草、象牙等,以保护濒危物种和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
2、尽自己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事。例如:绿色出行,垃圾分类,不买卖动物制品……等。生态危机日趋严重、恶化,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确信,整个地球的环境问题,仅靠技术上的修修补补是无济于事的,要保护地球家园,解决生态问题必须要有政治关注。
1、要摆脱环境污染的困境,进行环境建设,必须加强环境科学理论研究,建设全方位环境学科体系,用以指导和促进环境建设和保护事业的发展。上述事实,充分说明了开展环境科学理论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人类为了生存所进行的资源及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所有开发和利用都应当从整个自然界,尤其是地球环境的生态系统,即所谓生物圈的平衡状况加以全面地和科学地考虑,然后再在保护自然环境、维持生态多样性的基础上,达到人和自然之间的协调。
3、环境保护就是研究和防止由于人类生活、生产建设活动使自然环境恶化,进而寻求控制、治理和消除各类因素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并努力改善环境、美化环境、保护环境,使它更好的适应人类生活和工作需要。
4、马克思生态哲学以人为主体,从人的角度出发以整个物质世界为研究对象,阐明了生态哲学是按照什么样的自然规律运行,揭示了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如今,社会发展迅速,生态破坏严重,马克思生态哲学对社会发展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5、“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理念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总结批判传统哲学、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哲学基础,从而为人类正确解答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