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成立国家核安全局北方核安全监督站,为正处级事业单位;1998年为国家环保总局北方核安全监督站;2006年升格为国家环保总局北方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为正局级事业单位;2008年为环境保护部北方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2010年更名为环境保护部华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
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制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核安全局的创建、核安全局的成熟、核安全局并入环境保护部(原国家环保总局)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国家核安全局的创建(1984—1989)1984年10月成立国家核安全局,独立客观地进行民用核设施核安全监督。
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制的发展历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关键阶段:国家核安全局的设立、其独立成长以及整合到环保部门的时期。第一阶段,始于1984年10月,标志着国家核安全局的创建。这一年,国家正式成立了核安全局,专门负责民用核设施的核安全监督工作。
年7月13日,国务院已故副总理聂荣臻批示,北京工业卫生研究所、华北原子能研究所及山西放射医学研究所合并组成华北工业研究所,定址山西省太原市。1964年10月,北京工业卫生研究所搬迁太原,统一建制。1977年11月25日,改名华北辐射防护研究所,亦称华北第七研究所。
年3月1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生态环境部,不再保留环境保护部。主要职责:制定并组织实施生态环境政策、规划和标准,统一负责生态环境监测和执法工作,监督管理污染防治、核与辐射安全,组织开展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等。成立背景: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1、环保部的六大“督察局”正式亮相 六大环境保护督查处由事业单位转为环保部直属的行政机构,新名称分别为环境保护部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督察局。 环保督察将成常态 环保督察工作进入新的常态,各区域督察局作为“派出机构”一员,正逐步发挥其行政效率。
2、中央编办批准环保部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六家环境保护督查处由事业单位转为环保部直属的行政机构,新的名称分别为环境保护部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督察局,这标志着环保督察工作将进入新的常态。
3、环保部六大“督察局”正式亮相 六个区域督察局,由环保部原六大区域环保督查中心“升级”而来。经中央编办批复,环保部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由事业单位转为环保部派出行政机构,正式更名为“督察局”。“督察局”的一大新增职能是承担中央环保督察相关工作,进一步强化督政。
4、目前,环保部从全国抽调了5600名环景执法人员将对京津翼及周边城市开展为期一年的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安监方面,多地都开展了消防、安全、安监大检查活动,凡出现安全事故、存在重安全隐患的单位先停产在整顿。